
康定的漢子,丹巴的美女,是四川省甘孜州最著名的人文景觀,康定的漢子雄如山,丹巴的美女美如水。

但凡丹巴“美人谷”的女孩,不管身在鄉村還是走出大山,幾乎不施粉黛,不用華麗的衣飾去裝扮。她們不怕風吹,不懼日曬,艱苦的體力勞動之余,稍加梳洗,便氣韻畢現,曲線天成。天生的冰肌玉膚似乎永遠含煙凝碧;瘦長而豐腴的體態似乎永遠婉轉有致,勞動的打磨沒有使其粗糙、變形,反而更增加了健美的必備要素。當然,她們并不拒絕盛妝包裹,天生麗質襯以時代包裝,更凸現其佳人原質。

以墨爾多山所在地——丹巴為中心的川西地區是西夏祖先黨項羌的棲息地。據說許多年前,一只鳳凰飛到了墨爾多山,隨后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,于是墨爾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。

據史書記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滅西夏國后,西夏大批皇親國戚、后宮妃嬪從甘肅經川西高原流入丹巴革什扎一帶,因這里山清水秀、氣候合宜,便定居于此,將美麗與富貴的血質注入這了一方膏腴之地。

丹巴地區曾存在一個“東女國”,其活動范圍在大渡河沿岸的阿壩州金川縣、甘孜州丹巴縣等地區。是以女性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會制度,以女性為國王的國家。
據專家考證,金川縣馬爾幫鄉獨足溝村境內的一處古城遺址為東女國王城遺址。自古人們就把墨爾多神山周圍縱橫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稱為“嘉莫查瓦絨”。據學者楊嘉銘稱:“嘉莫查瓦絨”在吐蕃統治前為東女國,“嘉莫”是指女王,“查瓦絨”是指河谷,合起來即表示女王和河谷農區,后人將“嘉莫查瓦絨”一詞予以簡化,取其首尾而稱“嘉絨”。這就是我們丹巴嘉絨藏族的由來,是皇族高貴血統的延續。


